.jpg)
编辑推荐:
又一部东北通史巨著
内容简介:
正值我国改革开放第40个年头之时,《方国属国史》纂写成功。它是继8部东北通史之后,又一部东北通史巨制。它由14册组成,最短为21万字,最长达58万余言。仅从这套丛书的规模而言,已超越前书而居上!就内容而言,已出多种东北通史的内容,以及各种专史记述的史实,都包罗在丛书的各相关册卷中。特别要强调的是,各通史、专史未曾涉及、未曾具体阐述的史迹,为丛书首次列入,这就是集大成的表现。
《方国属国史》从体例到内容,谋篇布局,集中到一条,这就是学术创新。以往东北通史的体例,是以历代王朝为序,按章节逐朝逐代记述东北的历史。《方国属国史》丛书之不同,却是打破“王朝体系”,以东北的各“方国”“属国”为一个政权的实体,记述其兴亡始末。所谓“方国”“属国”,简言之,就是一代王朝治下的地方政权。自商周之际的《孤竹·东胡·令支·屠何》为开端,以下便是《箕氏朝鲜史》《卫氏朝鲜史》《夫余史》《前燕史》《后燕史》《北燕史》《渤海史》《契丹史》《东丹史》《金史》《东夏史》《北元史》,直至清入关前的《后金史》,计14个方国、属国,上下三千年。一句话,东北通史全覆盖。
不仅如此,每册的书写体例,又与通常体例不同:丛书采用二十四史的体例,又有所变通。其主要“部件”是:通史,记述该政权的兴亡始末;志,分政治、经济、官职、行政、民族、文化、风俗,等等,根据各个不同时期的方国属国的实际情况,可增可减可变,以反映该政权真实历史为准;然后是传记,选取各政权有影响的人物入传;再后是“考异”,列举学术界争议、史实不清、证据不足等问题,要通过考据的工夫来解决;以下,列图表、大事编年,最后一部分是参考文献。显然,这些项目的设置采纳了二十四史中纪传体的一些做法;同时,又融入当代学术研究的内容,如通史、考异、大事编年等,将传统与当代不同的体例合而为一,可称“古今综合体”,这就是一个重大的学术创新。值得称许的是,两者结合既不生硬拼装,又不相互排斥,却是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。《方国属国史》的作者们称这套丛书为“小二十四史”,也不为过。
本套装共14册,分别为《孤竹·东胡·令支·屠何史》《箕氏朝鲜史》《卫氏朝鲜史》《夫余史》《前燕史》《后燕史》《北燕史》《渤海史》《契丹史》《东丹史》《金史》《东夏史》《北元史》《后金史》。
评论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