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内容简介
古琴,作为中国传统乐器中古老、富代表性的乐器之一,成为文人士大夫怡情修心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古琴之于古人,远不止音乐的范畴,从一人之娱情备艺,修身理性,到与自然造化相参合,成为代表传统圣贤君子之德的雅器,已具备一定的哲学和象征意义。
《琴史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记录琴史资料和反映“琴道”发展历史的专著,标志着琴学史的成熟,为后世古琴的研究开创了史学先河。全书共六卷,前五卷按时代顺序收录先秦到宋代共一百多位琴人的事迹,以及对历代琴家的评述;第六卷则为琴制和琴艺的专题论述。
古琴号称可模拟万物之声,考证社会治乱兴衰。物候万化及喜怒哀乐,皆动之于弦,寄之于琴。琴是文人士大夫阶层忘忧、守道、逍遥的工具,也是追求人生乐趣和诗化人生的象征。
作者简介
字伯原,自号潜溪隐夫。所居园宅名为乐圃,时人尊称为乐圃先生。
经史、诗文、书法、琴学皆通,著述颇丰,有《乐圃集》一百卷,后尽毁于兵火。今存《乐圃集》余稿八卷,《吴郡图经续记》《墨池编》《琴史》传世,均入《四库总目》。
朱长文是书学理论家,并不擅长抚琴,因出身琴学世家,对琴颇有感情。秉着“琴以载道”的理念,他不辞辛劳遍访各地琴人,收集整理成《琴史》。
评论0